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行业资讯 > 网上资讯

看看是不是这几点没做好

查看人数:发布时间:2021-10-08 12:41:12

内容详情

近年来,便利店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整个零售业的发展,形成了一个小网点。越来越多的人和钱进入这个行业,也造成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。

作为新消费模式的代表,新零售便利店对便利店的运营有着一些独特的见解。小编总结了便利店从开店到运营的八个比较常见的误区。来看看你是不是也被招了~

误区一:选址会节省装修费用

准备便利店前期,选址和装修是比较重要的两个环节。如果选不到没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店,就敷衍了事,装修的时候也不能舍不得花钱。

便利店的正门比较好开在人流量大的主干道上。门一定要显眼,这样在街上会更醒目,吸引顾客的注意力~

店内装修并不豪华,但明亮整洁。不要让商店变暗。顾客从外面看,觉得不开的时候很尴尬。

误区二:店面面积越大越好

当然,店铺面积越大越好。面积越大意味着租金越高,不一定合适。

以浙江杭州为例。大部分小区,100套左右的店面性价比比较高,租金少,盈利性好;无论面积有多大,都要考虑社区的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。

误区三:盲目追求更多种类的商品

在不了解客户消费偏好的前提下,便利店刚开业时,顺联动力便利店给出的建议是“保留足够多的商品类型,在前期摸清客户的消费偏好”,但进入正常经营后,100平米的便利店比较好保留2000 ~ 2500 skus,虽然比不上大卖场的品种。对于便利店来说,商品太多不仅库存风险大,还容易使整个便利店看起来混乱,影响体验。

同类商品禁止提供过多品牌。一旦选择空间过大,会让顾客难以选择,增加购物时间,降低购物热情。

误区四:复制商品结构

经营便利店时,切记不要把别人现有的商品结构复制到自己的店铺。

不是所有的结构都是通用的。不合适的结构会有相反的效果,可能会给你的商店带来麻烦。

生鲜熟食、生鲜食品、进口商品都要精心挑选,一定要了解周边顾客的购物需求后再做决定。

在经营过程中,要注意商品结构的更新和迭代。季节性的变化,天气的变化,静态的都会缺乏新鲜感,比较适合的才是比较好的。

误区五:包装不做调整省事

整包和散装应灵活,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无论供应商送什么,都不可能放进去。

比如散装糖果,散装蛋糕。将各种大宗商品包装在一起,提前一起销售,不仅方便了客户,还与销售相匹配,平抑了成本。

误区六:展示不合理,浪费空间

便利店的空间很有限,但是合理的陈列可以引导购买,增加销量。

过年的时候在门口放很多常见的礼物,非常喜庆,方便顾客购买。

误区七:强制24小时营业

虽然24小时营业听起来很有说服力,但并不适合国内大多数便利店。

强行营业只会增加各种消费和人员成本,但不会带来多大的营业额。只有夜生活丰富的娱乐区才适合24小时营业。

误解8:过度的服务惹恼了顾客

给客户一定的空间,避免过度推广和过度服务。过度,代表浪费人员成本,这可以说是小便利店经营中的禁忌,也容易引起顾客的不适甚至厌烦,得不偿失。

便利店是一个微妙的行业,因此有必要避免上述误解,以稳步发展

猜你喜欢